输入号码免费通话

你现在正在看的是:首页 > 弹棉花新闻 > 弹棉花网事
手工弹棉花的坚持者。

时间:2013-01-04 16:04:18  来源:  作者:吴益芬  浏览了:0次

图为老王正在弹棉花。

  北仑新闻网讯(通讯员 吴益芬 李宗喜)过去,大榭每一户人家自己总要留点地来种棉花,家里添新丁要做棉花被、嫁女儿更是要做上十几床新被当随嫁品,岛上大大小小手工弹棉花作坊就有二三十家。如今,传统手工弹棉花早就被方便快捷的机器加工所淘汰,弹棉花这门老行当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,多数弹花匠要么改行做其他营生,要么买机器转变生产方式,而在下厂村,有一位“阿伦”老师傅,从事弹棉花行当50年,至今仍坚持着手工弹棉这项老工艺。

  从17岁便开始弹棉花,至今已有50年

  阿伦师傅全名王志伦,今年66岁,身材略微瘦小,黝黑的脸上布满皱纹。别看老王身材瘦小,力气可不小,弹棉花不需猛敲猛打,却十分考验体力与耐力,做一条10斤重的手工棉花被少则需要6小时,多则8小时,而这样的被子老王一天能做2条,弹棉时间超过12小时。

  老王的手工家庭作坊位于下厂村,20年前建的二层小楼房就位于马路边,非常好找。楼上是夫妻俩的住所,楼下便是他的工作场地。一迈进他家大门,便能听到“咿咿呀呀”的越剧唱段中伴随着“绷、绷、绷”不绝的弹棉花的声音。走进细看,只见20平米不到的房间内摆放着一块2.1米x2.3米的组合木板,上面铺着厚厚的雪白棉花,靠窗的书桌上摆着一台老式收音机,正播放着越剧选段。老王如同一位神秘的魔法师,一堆堆棉花团在他的魔法棒下变得洁白蓬松,这样的岁月,老王度过了50个年头。

  17岁那一年,老王跟着一位温州师傅学弹棉花,当了3年学徒后便开始独立揽活。以前制作棉被要带着弹弓、木槌、压盘、纱线等工具,一个村一个村地询问是否要做棉被,如果有人要做,主人家只需提供一块木板或门板,他便在人家家里或祠堂里开始加工。由于老王手艺好,价格公道,弹的棉花蓬松柔软,使用寿命长,为人又朴实憨厚、勤劳肯干,渐渐地,他的名声越来越响,很多人都喜欢来找他。有了固定客源后,老王便开始在自己家里加工,主人家送来去籽的皮棉,留下联系方式即可,至今来找他弹棉花的人仍然络绎不绝。

  弹棉花虽然辛苦,可是他从来没想过要放弃

  老王平日里话不多,也甚少走出家门,但谈起他最爱的弹棉花这门手艺,寡言的他也不免滔滔不绝起来:“弹棉花是个苦活儿,脏累不说又不赚钱,现在没人愿意干啦!”

图为老王和他的老伴一起拉网状红棉线。

  弹棉花需要经过6道工序,首先,将脱籽后的棉花称好分量后倒在木板上,用细竹棍用力敲打几分钟,等棉花团充分散开后分2堆放在木板对角上后,用粗弓弦的弹弓将其充分弹开使其均匀铺开在整块木板上。接着,将弹开的棉絮上下左右弹打,将每一根棉丝都充分振长。老王说,手工弹棉相比机器搅棉的好处在于它绝对不会把棉丝切段,棉丝越振越长,做出来的棉絮也就柔软细腻。接着,按客人要求的尺寸、大小,将棉絮弹开或弹拢,直到每一条棉丝都和周围的棉絮紧密连接在一起。紧接着,换细弓弦的弹弓在表层棉花上轻轻振弹,直到整床棉絮高低、厚薄分布均匀。然后,用竹筛在表层棉絮上轻轻斜压,待棉絮不怎么蓬松时便是最后的网线环节。网线需要两个人合作,老王叫上了他的老伴,两人先将整床被子简单拉上网状红棉线,用细长的竹条把线纱甩到对面,另一个人轻轻接过后往被面上一放便牢牢把线黏住了,老王还会用红绵线摆放成年月、斤两、双喜字等。最后,两人再合力覆盖上一层网纱,用压盘轻轻来回旋转,直到棉花与网纱紧密连接在一起。两面都覆盖上网纱才算完成一床新被。老王夫妇会将做好的棉花被套上被单,折叠好,用塑料袋装好,贴上主人家的姓名和联系电话,通知他来领取。

图为老王在用压盘把棉花和网纱紧密压在一起。

  由于长时间需要用右手使劲,老王右边胸肌、右手腕关节都明显大于左边,右手虎口处的老茧更是记不得用刀割去多少次。也许就是因为他朴实憨厚的个性,吃得了苦,耐得住寂寞,他从来没想过要放弃:“只要还有人需要我,我会一直坚持下去,直到干不动的那一天。”(本文照片由吴益芬摄)

分享到:

上一篇文章:冬季弹棉花店的生意火了。
下一篇文章:弹棉花手艺有感情想扔也扔不掉!

眉山阳泰工贸有限公司大区经理彭艳15182240665 电话
  弹棉花机器   弹花机视频   被子专区   眉山阳泰工贸有限公司简介   弹花机价格   客户专区